重庆交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育人作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济困”、“励志”、“强能”目标,深入实施“春雨”计划,扎实开展“春雨”资助、“春雨”帮扶、“春雨”实践,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帮扶,用心用情落实资助育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
一、人性化开展“春雨”资助,让“济困”更有温度。一是规范化开展精准资助。全面普及资助政策,将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有关资助政策随录取通知书寄送新生,将资助政策全覆盖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在学生中树立助学济困的鲜明导向。积极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学生工作联席会、辅导员会议等方式,对全体学生工作干部进行专题培训,提升资助工作专业化水平。严格规范资助程序,按照项目认定(评审)程序,做实做细各规定环节,严格按规定进行院级和校级公示,主动接受师生监督。加强跟踪督导检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材料审核、随机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资助工作推进情况,确保经济资助精准到人,确保了无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辍学。二是人性化开展资助慰问。实施“春雨”资助,注重保护学生隐私,依托大数据,直接为用餐消费金额较低的学生充值饭卡,10月份以来共资助64名学生1.51万元。慰问帮扶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家庭学生,资助31名重大洪涝地质灾害、甘肃积石山县地震受灾学生2.35万元。2023年,为500名家庭经济困难考研学生发放御寒用品—爱心“抱枕毯”累计4.95万元,为10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御寒资助10万元;另为困难学生发放节日慰问、困难补助等累计13万余元。成立大学生国防教育协会,建军节向116名退役复学学生发送慰问短信并发放专项慰问金2.32万元。
二、阶梯式开展“春雨”帮扶,将“励志”贯穿始终。一是引导学生科学规划。分年级阶梯式开展“春雨”帮扶,针对性开展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指导,连续4年向新生发放《学生生涯发展手册》2.3万余本,将“励志”教育贯穿大学生活始终。试点开展“四阶”成长教育,大一“立春期”,引导学生充满激情,生机勃发,养成良好习惯,做好学业生涯适应;大二“惊蛰期”,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全面锻炼,积蓄能量,培养综合素质,确立学业生涯定向;大三“谷雨期”,引导学生聚焦专业,参加竞赛,开展研讨,准备收获果实,迎接学业生涯质变;大四“芒种期”,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撰写论文,完成毕业设计,开展职场准备,提升职业素养,实现学业生涯升华。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学生举办“石榴课堂”,将爱国主义教育和专业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有机融合,潜移默化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英语、数学课程通过率达100%,线性代数课程通过率达94%。二是系统设计精准帮扶。着重从思想引导、经济资助、学业指导、职业规划、能力提升、心理疏导、就业援助等维度,聚焦“励志”目标开展精准帮扶工作,阶梯式设计与跟踪,全面挖掘帮扶“深度”,推动扶困与扶智、扶志有机结合。推动全员化团队帮扶,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帮扶小组,邀请学业导师、学生家长和优秀校友参与成长促进交流会,全链条闭环确保帮扶落地落实。持续推进“135”学业帮扶工作,即1名优秀朋辈、3类基层党组织(学院党委、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5类教职工(学院党政领导、科级干部、系部主任、学业导师、辅导员)分别帮扶1名学业困难学生,2023年全校共帮扶484名学生,学业好转363人,好转率75%。
三、全链条开展“春雨”实践,使“强能”水到渠成。一是统筹搭建实践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路”精神和“明德行远,交通天下”校训融入“春雨”实践,成立公益爱心社团—大学生思源成才协会,已成功举办5场励志成长报告会;动员困难学生每学期至少组织或参加3次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志愿服务、社会公益、学科竞赛、学术报告等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浸润式教育引导学生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博、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实现从受助到自助、助人的转变。二是精心开展实践活动。系统谋划、精心组织,常态化开展国奖学生面对面、“资助宣传大使”遴选展示、明德奖学金获奖学生宣传展示、诚信感恩宣传月、综合素质提升计划、“我给学校的一封感谢信”、学生励志成长报告会等系列“春雨”实践活动20余项。选树典型,邀请优秀校友、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市级以上先进个人、学科竞赛先进典型、优秀退役学生代表等,分享成长经历和学习感悟,发挥朋辈榜样引领示范作用,举办优秀校友、优秀学生先进事迹专场报告会12场,让困难学生从榜样中汲取力量、激扬青春。
相关链接:http://jw.cq.gov.cn/zwxx_209/bmdt/gxxx/202401/t20240118_12836393_w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