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我校承办的第一届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与安全国际学术会议举行。该次会议得到了重庆日报、新华网、中国交通报、重庆发布、华龙网等媒体的广泛关注。重庆日报报纸和新媒体相继刊载了新闻,新华网也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了深入报道。
重庆日报:第一届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与安全国际学术会议在渝举行
重庆日报客户端讯(记者李星婷编辑吴国红)11月4日,第一届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与安全国际学术会议在重庆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多名院士,以及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共计数百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拱桥发展及进步、山区交通基础设施中桥梁加速施工技术、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监测及工程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据了解,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高速铁路总里程、桥梁总数和总长度,以及内河航道总里程和港口深水泊位数量均列世界第一。不过,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和资源秉赋差异很大。其中,在占国土面积2/3的山区领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气候,以及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等,都给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因此,面对上述行业重大需求和问题,此次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和重庆市科技协会共同主办,重庆交通大学承办的第一届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及安全国际学术会议召开,以打造国际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同参与的高端交流平台,共同开展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及安全研究,解决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运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重大技术难题,促进山区交通建设的技术创新与进步。
http://app.cqrb.cn/economic/2018-11-04/57910.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新华网:第一届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与安全国际学术会议在渝召开
新华网重庆教育频道11月4日电 交通运输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如何解决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及运输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重大技术难题?是广大交通运输工作者面临的考验。11月3至5日,第一届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与安全国际学术会议,在南岸区丽笙世嘉酒店举行。会议由重庆交通大学等承办,24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会,共同研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与安全问题。
4日上午,大会开幕式由重庆交通大学唐伯明校长主持。重庆市副市长李殿勋、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李天安、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开幕式后,会议进入报告交流阶段。郑皆连、杨永斌、Kenneth TV Grattan、缪昌文等30余名院士、专家分别作专业报告。大家紧紧围绕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维护、防灾、减灾、救灾等问题,针对提升“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西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进藏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造水平和长期使用性能等问题,广开言路,充分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献上了一场难得的智慧盛宴。
据了解,我国地域辽阔,山区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大高差的地形地貌,复杂的气候和地质环境,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等,都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面对上述行业重大需求和问题,此次会议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旨在通过建立国际高层次的专家交流机制,凝聚广大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工作者的智慧,探寻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与安全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创新理念,展示技术创新成果,打造国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同参与的高端交流平台,引领并促进山区交通基础设施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何珊珊)
重庆发布:“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与安全”国际会议在渝成功举办
11月4日上午,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重庆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17所国内外高校和重点实验室承办的2018第一届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与安全国际学术会议在重庆召开。
本次大会,旨在通过建立国际高层次专家交流机制,凝聚广大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养工作者智慧,探寻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与安全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创新理念,展示技术创新成果,打造国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同参与的交流平台,引领并促进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养事业的不断发展。
交通运输部周伟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郑皆连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格拉顿/肯尼思•托马斯•维克托(Grattan/Kenneth Thomas Victor)院士,中国工程院郑颖人院士,中国工程院王景全院士,中国工程院、奥地利科学院杨永斌院士,中国工程院缪昌文院士,中国工程院陈政清院士,中国工程院郑健龙院士,中国工程院王复明院士,乌克兰工程院安德烈-布莱特斯基(Andrii Bieliatynskyi)院士,乌克兰交通科学院克拉什基纳-卡捷琳娜(Krayushkina Kateryna)院士及40余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嘉宾齐聚,共商山区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与先进维护。
重庆交通大学校长唐伯明教授表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大会的目的,就是建立高层次专家交流机制,凝聚智慧,共同研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与安全问题,为着力补齐我国铁路、公路、水运、机场等基础设施领域短板贡献力量。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在致辞中说,我们需要打造国际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同参与的高端交流平台,建立国际高层次的专家交流机制,凝聚广大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养工作者的智慧,共同开展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及安全研究,解决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运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重大技术难题。
http://cqfb.people.com.cn/news/2018115/494978.htm
华龙网:第一届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与安全国际学术会议”在渝召开
华龙网11月4日21时11分讯(李婷婷)今(4)日,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和重庆市科技协会共同主办,重庆交通大学承办的“第一届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及安全国际学术会议”在我市召开。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颖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景全、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永斌、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政清、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龙、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以及来自英国和乌克兰国家工程院的院士,全国40余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0余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会代表,240余名全国各地相关领域的学者参加了此次国际学术会议。重庆交通大学校长唐伯明主持了会议开幕式。
此次学术会议参会人员级别高、主题鲜明,围绕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与安全问题,针对提升“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西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进藏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造水平和长期使用性能,探寻山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和创新理念,探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运营领域的重大理论和核心共性技术问题,引领和推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广开言路,充分交流。
会上,周伟介绍,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世界第一,高速铁路总里程世界第一桥梁总数和总长度世果第一,跨径最大的四类桥梁前十位中,中国都占一半以上,内河航道总里程和港口深水泊位数量也是世界第一。
然而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和资源秉赋差异很大,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的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高差的地形地貌,复杂的气候和地质环境,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等,都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为此,打造国际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同参与的高端交流平台,建立国际高层次的专家交流机制,凝聚广大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养工作者的智慧,共同开展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及安全研究,解决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运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重大技术难题是当务之急。
周伟提出,此次国际学术会议的举办,正是顺应了这一需求,这也必将对促进山区交通建设的技术创新与进步、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此外,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李天安在开幕式上代表学校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介绍学校正是由于修建川藏公路、建设大西南而创立的,可以说,学校因山区交通建设而生,也因山区交通建设而兴。近年来,该校围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办学,夯实基础、强化特色。在山区桥隧、路基路面、内河港航、单轨交通、运输物流、沙漠生态治理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http://education.cqnews.net/html/2018-11/04/content_50131618.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重庆晨报:第一届山区交通基础设长期性能与安全国际学术会议在“桥都”重庆举行
11月3日,第一届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与安全国际学术会议在“桥都”重庆举行。
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士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重庆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17所国内外高校和重点实验室承办,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9个国内知名企业协办。
本次大会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郑皆连院士,大会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由郑颖人、王景全、杨永斌、缪昌文、陈政清、王复明院士等在内的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士木工程领域顶级专家组成。
本次大会参会人员级别高、国际国内影响力大,对促进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与长期性能研究、提升“一带一一路”沿线、中国西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进藏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造水平和长期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着力补齐铁路、公路、水运、机场等基础设施领域短板。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短板主要集中在西部特别是山区,十三五期间,以川藏铁路为代表的一大批战略性、标志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川藏铁路建设里程1738公里,造价2000多亿,桥隧比达81%,桥隧总长1413公里,隧道总长843公里,建设、营运中都存在大量的世界性难题需要攻克。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李天安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在全球陆地面积中,山区约占1/5,中国国土面积中,有2/3是山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西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尚待建设地域多为生态脆弱的高原及山地环境。进藏高速公路和铁路将穿过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质灾害博物馆”。针对山区特有的地质地貌、严峻的气候条件、频发的自然灾害、脆弱的生态环境,开展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与长期性能研究,对于助推西部大开发、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
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强国际国内高层次专家交流,打造各方共同参与的高端交流平台,凝聚广大专家学者和工程师的智慧和力量,探寻山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和创新理念,探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运营领域的重大理论和核心共性技术问题,引领和推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建设交通强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https://www.cqcb.com/dyh/live/kanchongqing/2018-11-04/1207197.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