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工作动态

【金秋系列】“赋能双城·智创未来”发展论坛在双福校区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20-11-09 13:00 浏览:

11月7日下午,重庆交通大学“赋能双城·智创未来”发展论坛在双福校区致远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论坛在学校进入建校70周年1周年倒计时背景下,聚焦交通学科发展趋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规划,深入挖掘国家重大战略举措,围绕相关行业发展概况,共同描绘重庆交通大学未来发展蓝图。

学校理事会理事长、高级顾问、副理事长(单位)、秘书长、副秘书长、理事单位代表,校友总会理事及各地校友会负责人,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代表、捐赠单位代表,合作单位代表,全体校领导,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及学院主要负责人150余人出席论坛。

王平义副校长在主持“赋能双城·智创未来”发展论坛时表示,学校取得的每一个成绩无不彰显着一代代交大人崇实务本、励学敦行、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无不凝聚着各企事业单位、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热忱关心和鼎力支持。

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攀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工程学科内涵与发展的思考”作了主题报告。刘攀副书记结合交通领域的实际案例,通过对交通工程学科发展现状的描述,深入学科内涵与学科发展战略,阐明了学科研究基础与定位,并综合学科发展优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刘攀副书记表示:“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完善的背景下,需要推动新技术的融合,巩固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为核心的资助环节,各方形成合力,以此扶持和引导学科发展。”此外,刘副书记在分析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后指出,在以“智能交通”为导向的技术大爆炸时代,促进学科交叉,重构传统意义上的交通工程学科方法论是重要之举,也是必要之举。

四川省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先科作“成渝双城经济圈交通发展若干思考”主题报告。韩先科副院长结合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特点,强调了成渝双城经济圈作为国家交通主骨架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意义,并从公路、铁路、水运、民航运输等方面着重分析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要将打造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联运大枢纽作为具体方向,倡导“内联”“外畅”的多层级城市交通网建设,进而推动双城融合发展,实现核心目标;期望各方加强分工合作,大力发展以高速铁路为核心的轨道交通模式,努力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全覆盖。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孙立东从空间布局、交通规划、人才培养、发展方向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规划。孙立东副主任指出,建设规划的空间布局要包括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打造“显山露水,依山傍水,起伏有致,和谐统一”的空间形态;打造多层次一体化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倡导绿色交通,将发展慢行交通体系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孙立东副主任表示,建设要在筑牢绿色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凸显科学主题,同时提升协同发展能力,推动创新发展动能的加快集聚。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易志坚从“新挑战,新机遇,新舞台和新动能”四个方面向与会领导专家详细介绍了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学校发展形势、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易志坚副校长表示,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驱动下,重构甚至改变高校学科专业模式刻不容缓。学校立足西南,发展势头良好,要保持优势,寻找新突破,应增强应变能力,瞄准行业重大需求,以学科群建设为发展目标,持续发挥学科龙头作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

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及校友围绕行业发展要求、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开放办学、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为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言献策,认为学校要立足行业,坚持开放办学,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下功夫;在体制机制上寻找突破口,促进产学研合作、人才延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向纵深发展;积极发挥学校在西部综合交通发展的核心带头作用,实践出更加安全、环保、实效的交通运输建设方式,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校党委书记李天安代表学校党政,向不辞辛劳、远道而来共襄学校发展的领导嘉宾及广大校友表示衷心感谢。李天安结合学校下一步建设发展思路,同与会领导、嘉宾及校友分享了思考与建议。一是要抢抓机遇,进一步在高质量服务重大战略上下功夫。学校将进一步面向交通强国战略、智慧交通发展需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重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全面审视调整、优化提升学校建设发展目标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以平台优势和地缘优势为契机,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核心地位、科技战略支撑地位”有关要求落到实处。二是要凝心聚力,进一步在开放办学上下功夫。学校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通过项目化、清单化、机制化推动各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实落地;紧紧围绕“交通”行业产业,聚合形成交通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交通产业孵化、交通行业投资等一体化的技术创新高地、项目孵化基地和政产学研用合作示范地。三是要守正创新,进一步在学科专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学校将在“十四五”规划中紧跟“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新基建”发展步伐,以交通+智能、交通+生态、交通+艺术为引领,切实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提档进位,打造特色鲜明、内涵突出、保障有力、协调发展的学科集群。四是要引育并举,进一步在高层次人才建设上下功夫。学校将夯实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发展平台、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引管用育”,加快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思维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五是要立德树人,进一步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学校将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扛在肩上,全面落实“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建构”教育目标,全面实施“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